黄关从副主席:关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想法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08年07月12日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地也纷纷行动。但是,创新能力的提高绝非一蹴而就,它是我国体制、机制及社会文化综合的自然结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对此,我谈以下几点想法:
1、心思要静下来:“宁静致远”,而目前,全社会普遍存在浮躁心理,政府部门被GDP指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压得透不过气,大量国有企业被生存问题压得透不过气,百姓被未来不确定性压得透不过气。明显缺乏人人“安居乐创”的环境。为此,要加快改革步伐,尽量缩短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的过程,尽快实现改革从“求变”向安定的转变。
2、方向要定下来:每个地方有自己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创新应有自己的特色。但不能指望全面开花,从政府角度来说,明确方向非常重要,自主创新要紧紧围绕和谐社会建设,要向政治、文化、环境等社会领域倾斜。
3、税赋要降下来:创新需要物质条件支撑,生活无忧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按通常说法,科研投入占企业销售额的5%,创新能力较强,2%,仅能维持,低于此,企业缺乏竞争力。而大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负担的税赋重于外企,设备折旧提取比例很低,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政府有必要降低弱势企业的税赋,藏富于企业,藏富于民,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实力。
4、假冒要打下来:目前影响自主创新欲望的最大问题是法制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假冒剽窃横行,是导致自主创新意愿削弱的主要原因,王选为维护自己专利打了十几个官司,一个也没赢,某企业赢了官司,花费1500万,赔偿仅500万。自主创新的法制环境亟需改善。
5、观念要换过来:一要改变市场万能的观念,避免出现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放任自流;二要改变金钱万能的观念,不要因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认为“重赏之下,必有智者”。三要改变人才观,王选是权威时不是院士,是院士时,已经不是权威。现在用人方面的形式主义非常严重。
6、体制要转过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框架已经形成,但计划经济时代的理念和管理手段的痕迹还相当明显,要大力推动经济体制的真正和完全的转变。
7、机制要变过来: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钱不够,名来凑”的现象相当普遍。真正的自主创新主体的劳动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物质补偿,过多的头衔职务奖励反而扼杀了科技人员的创造力,严重影响了创新主体的可持续创新能力。官本位体制是创新的大敌。
8、教育要跟过来:当前的教育中,小学、中学的教育盯住升学率,大学教育盯紧就业率,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点的密集程度,雷同划一的教育方法,非对即错的教育理念,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动力,因此,要尽快改变基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9、投入要大起来:自主科技创新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在当前基础建设面广量大的情况下,更要调动大量的社会资金进入自主创新领域,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设立风险投资体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融资途径,要尽快消除体制、机制上的缺陷,大力促进风险投资体系和股市创业板的建立和发展。
10、氛围要好起来:自主创新,需要形成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创新氛围,在不损害国家和社会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要宽容各种有异于传统的新生事物,宽容不同的人物个性,宽容有异于传统思想和道德标准的观点和言行,更要宽容创业中的波折和失败。
11、分工要明起来:政府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确保基础科学研究的国家队具备相应的科研条件和稳定的人力资源;调动大中型国企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再创新的积极性;鼓励民营企业和科研人才个人开展各种层次的原始创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