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民建中央原名誉副主席陈邃衡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举行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08年07月12日

本站讯:1月20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优秀领导人,第一届江苏省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江苏省第一、二、三、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五、六、七届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建中央原名誉副主席,民建江苏省委原名誉主任委员陈邃衡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

陈邃衡同志因病于2008年1月12日8时4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1月20日上午的石子岗殡仪馆礼堂庄严肃穆。正厅上方悬挂着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亲笔撰写的巨幅挽联。陈邃衡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上午10时,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榕明和梁保华、罗志军、许仲林、张连珍等江苏省领导、南京市领导以及部分老同志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陈邃衡同志遗体前肃立默哀,向陈邃衡同志遗体三鞠躬,作最后送别,并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级机关有关部门、民建省委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陈邃衡同志的亲属、生前友好、身边工作人员、医护人员以及社会各界代表也前往送别。

陈邃衡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刘延东、李源潮、成思危、许嘉璐、顾秀莲、丁光训、黄孟复、张怀西、张榕明等领导同志和彭冲、孙起孟、王光英、万国权、经叔平等老同志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及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杜青林、陈昌智、曹克明、马培华、程贻举、王少阶、陈政立、张少琴、辜胜阻、宋海、李谠、周汉民、程崇庆、严以新、冯梯云、黄大能、李崇淮、白大华、章师明、童傅、朱元成、冯克煦、路明、刘珩、黄关从、朱相远、陈明德、王艮仲等前往医院看望或以各种方式吊唁、志哀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陈邃衡同志1915年12月出生于天津,祖籍安徽怀宁。早年就学于上海沪江大学理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青年时代,他曾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勤奋工作,但黑暗的旧中国使他空怀满腔热情。南京解放前夕,一些实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纷纷撤离或处于观望之中,他毅然留在南京,并把一个完整的面粉厂留给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解放后他参与了南京市、江苏省工商联的筹备成立工作,并长期担任省、市工商联领导人。1951年3月加入民建,同年7月参与筹建民建南京市分会,并担任召集人。此后,他历任民建南京市分会主任,民建南京市委主任委员,民建江苏省工委负责人,民建江苏省委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名誉副主席。公私合营后他担任南京有恒面粉厂首任厂长。“文革”前和改革开放后,他两度担任南京市副市长。他还先后兼任江苏省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爱德基金会副董事长等职。

陈邃衡同志是在历史风雨中成长起来的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在担任南京市副市长期间,被群众亲切誉为“马路市长”,受到党中央及有关方面高度评价。他长期担任民建中央和省市地方组织的领导人,为开创民建工作的新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在担任江苏省政协领导职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参与大政方针的协商,开展对外交往联络工作,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98年他在离开领导岗位后,依然热切关心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

陈邃衡同志的一生,是不断探索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忠心耿耿、奋斗不息的一生。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工作认真,敢于争先;胸怀高远,老当益壮;为人坦诚,刚正不阿,充分体现了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的优良风范,深受统一战线成员的尊敬和爱戴。他的逝世,使中国共产党痛失了一位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老朋友,是江苏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重大损失。他崇高的品格和始终不渝的奋斗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上一条:陈昌智会见台湾基层民众访问团

下一条:陈昌智到重庆学习调研时强调努力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优良传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