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在南宁举行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08年11月13日
11月11日至12日,由民建中央、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8’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隆重召开。
11日上午开幕启动仪式开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广西自治区主席马飚,民建中央副主席陈政立、张少琴、辜胜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陈小筑以及部分广西自治区领导信步走上启动台,嘉宾们双手牢牢掌控住启动台上的船舵,象征着牢牢掌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向;启动台中央巨大罗盘的指针在嘉宾们集体掌舵下,缓缓转向同一方向,象征着非公有制经济朝着科学发展的新方向前进;掀起的阵阵浪花,象征着非公有制经济随改革开放浪潮,一起“领航未来,乘风破浪”。
本届论坛正值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又是在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肆虐,广大中小企业面临如何度过严冬之时。因而本届论坛受到了众多企业家及专家学者广泛的关注。
本届论坛盛况空前,1400余名民建会员企业家及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及中国、东盟和港澳台地区著名企业代表共约1700余人出席了论坛。各方代表结合大会主题演讲纷纷热议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抗御金融危机,共度难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作主旨演讲。陈昌智主席在演讲中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营中小企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为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扩大就业均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期,中小企业更是起着熨平经济周期的作用。目前中小企业在不少地方已形成产业群,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化协作的基础,成为大企业配套的供应商。
陈昌智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差不多席卷全球,演变成了一场国际金融危机,并逐渐侵蚀着实体经济的情况下,加上国内的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已感到阵阵寒意。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经营成本增加、融资困难、出口锐减、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大大挤压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更是遭遇困境。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当前非常重要的就是尽快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落实行业准入等相关政策,实现市场公平竞争,制定和落实促进中小企业产业升级的税收政策;给予金融服务支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加快构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应尽快建立跨部门征信系统;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和高校间的合作、交流与创新等。
随后,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国务院西部办副主任曹玉书、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石小敏、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等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及企业家登坛论道,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式就论坛主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此前已经举办五届,是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年度盛会。论坛以“新阶段、新机遇、新战略、新发展”为主题,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政策新要求”和“北部湾经济区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开放开发”两个专题论坛。
在12日还举行了房地产、IT、旅游、物流、生物工程、制造业、有色金属和交通设施等8个行业沙龙。在行业沙龙上,企业家们就本行业在当前形式下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行业沙龙会场座无虚席,会场气氛十分热烈,参会者认真倾听,积极提问、热情参与。
论坛本着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理念,本届论坛共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额达到80.26亿元。签约项目投资领域涉及化工、电子、建材、皮革服装、城建和种养加工等产业、行业。
本届论坛以 “新阶段、新机遇、新战略、新发展”为主题,旨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观念、新趋势,探索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必将为加强民建会内外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参与和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促进宣传广西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等作出较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宣传民建的良好形象以及推动会的参政议政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