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辜胜阻做客新华社金融讲堂 谈中小企业与创业板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09年10月22日

本站讯:据新华网北京10月21日电(闵谏)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近日应邀赴做客新华社《新华08金融讲堂》节目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多重困境,“融资难”仍然十分突出。彻底走出危机一方面需要中小企业通过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积极构建支撑中小企业创新的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创业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一环对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创业板的成功推出和良性发展,创业板必须坚守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的定位,做到“起步稳、定位准、机制新、监管严”。

图为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正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

辜胜阻指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伤最大,受惠最少,融资困难仍然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一是市场萎缩,订单下降;二是资金紧张,融资艰难;三是税费趋重,成本升高;四是竞争不公,发展受限;五是创新不足,升级乏力;六是责任加重,风控不足。尽管在政府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下,我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但是总体上来看中小企业受惠有限。尤其在融资方面,在当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仍未有效解决。据统计,今年上半年7.37万亿元的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仅占贷款总额的8.5%。这不仅与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市场稳定性较差、贷款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市场风险高等固有的特征有关,而且由于我国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基本上完全重合,中小企业在贷款方面不仅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重大轻小”、“嫌贫爱富”的“规模歧视”,也受到“重公轻私”的所有制歧视。更重要的是,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还很不完善,政策性金融和金融公共服务不足。一方面,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不畅通、机会比较少,直接融资困难;另一方面,我国间接融资体系也不健全。

辜胜阻认为,当前要利用危机“倒逼”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长期以来,我国过度依赖外需,大部分企业借助于廉价的要素资源、相对成熟的技术所形成的低成本,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竞争优势,形成了“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的低价工业化模式。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已暴露无遗。当前危机改变了企业外部环境,使得市场需求减少、竞争压力加大,原有的依靠“低技术、低成本、低价格和低附加值”的竞争战略难以为继,企业生存压力大大增加。危机的“倒逼机制”将会使中小企业外部生存压力变成内部创新动力,倒逼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一次难得的机遇和发展空间。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动力不足,不想创新;风险太大,不敢创新;能力有限,不会创新;融资太难,不能创新”的问题,政府不仅需要完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利益补偿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创新合作机制和优化创新环境,而且要重点推进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创新,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形成金融体系内部的互动互补。

辜胜阻指出,创业板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的推出不仅是我国应对危机、助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战略,也是完善我国多层次资体市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举措。创业板具有将社会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的功能,通过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投融资需求,将民间资金引导到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中去,从而促进投资、消费、出口的协调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创业板的推出对中小企业而言是“雪中送炭”,可以使一部分优秀的创业企业群体通过上市获得直接融资,可以极大地带动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对广大中小企业的投入,可以带动银行及其他信贷机构等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有利于克服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高成长企业的发展瓶颈。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具有独特的要素集成功能、筛选发现功能、企业培育功能、风险分散功能、资金放大功能。正是这些独特的功能,创业板和风险投资有利于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创业板也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体系的重大举措,创业板的推出将拓宽中国资本市场深度和广度、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带动主板市场、三板市场的协调发展,将有效地满足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和广大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辜胜阻主张,当前完善创业板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是起步要稳,防止一哄而起。为了让更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创业板的上市门槛比主板和中小企业板相对较低,允许资本规模较小、发展风险较大的企业上市。但创业板市场的风险也相对较高,要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关键是要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防止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其次是定位要准,防止异化扭曲。创业板建设必须坚守 “两高六新”,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定位于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再者是机制要新,防止过度行政化。我国主板市场的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创业板要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让风险投资等第三方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机制去发现、筛选、培育企业;第四是监管要严,防止暴炒投机。要加强企业资金投资方向监管、发行风险及交易风险控制、加强保荐人监督管理,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和退市机制,防止暴炒,避免创业板成为“圈钱”的场所或“垃圾”公司的集散地。

辜胜阻最后强调,虽然创业板拓展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市场容量小,无法给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机会,无法有效满足其多元化融资需求。在后创业板时代,政府还需大力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形成资本市场的金字塔结构。

图为辜胜阻副主席与新华社副社长鲁炜恳谈。

上一条:张榕明在长沙与民建会员座谈

下一条:马培华出席香山科学会议 研讨“国家战略需求中的化学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