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陈昌智出席黄河上中游兰西银多民族经济区发展论坛并发表重要演讲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10年10月25日

本站讯:2010年10月20日上午,由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主办、民建甘肃省委员会承办的“黄河上中游兰西银多民族经济区发展论坛”在兰州举行。民建中央调研部及经济委员会专家学者,民建甘肃、青海、宁夏有关领导及会内专家学者,甘、青、宁三省及兰州、西宁、银川三市发改委、工信委、商务厅等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甘肃省工商联,农工民主党青海省委员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民建甘肃省直会员共250人参加了论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出席论坛并发表了主旨演讲。陈昌智在演讲中认为,兰州、西宁、银川同处于黄河上游,以这三个城市为中心的沿黄河分布的带状区域,是我国黄河上游多民族省份的核心地区,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开发是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举措,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让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快增大全地区的经济总量,使后进地区获得有力的经济支撑,也有利于形成经济的势差和经济的势能,带动后进地区发展,还有利于让封锁和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流向发展程度较好和回报率较高的地区,使要素在流动中创造价值,最终形成区域间互相促进,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机制,极大地改善该区域产业的配套环境,增强甘、宁、青三省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陈昌智指出,在甘、宁、青三省区设立黄河上中游兰西银多民族经济区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一区域的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资源基地,资源的互补性强。青藏铁路的开通和新丝绸之路的复兴,以及兰新铁路二线、兰渝铁路的建设,凸显了黄河上游经济带开发的交通优势。兰州、西宁、银川是这一地区的三大城市,以其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高度的集聚功能,良好的协作环境和较高的规模效益在这一经济带的开发中占优势地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大城市的中心带动功能,可以成为黄河上游经济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和信息等多功能中心。

陈昌智指出,由于黄河上中游的空间经济结构为典型的二元性特征,即少数发达的中心城市和大面积的落后地区,因此,黄河上中游经济区的开发只能选择非均衡性的发展模式,可以考虑重点建设三个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新型战略性主导产业。即建设兰西银“兰白、湟水河谷、银川-石嘴山”三个产业集聚区,形成发展要素汇集洼地。由点到面,依托现有的中心城市和交通主干线,逐步拓展开发空间,以局部的快速发展带动整体的全面振兴。

陈昌智强调,黄河上中游地区甘、青、宁三省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破经济壁垒,整合区域经济资源,构建无边界的黄河上中游经济区,实现区域间的互惠多赢,带动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全局中新的经济增长极。他建议,甘、青、宁三省区要推进制度创新,打破行政壁垒,互助合作,共谋发展,运用市场机制指导经济区的构建和运作。在区域内开放市场,取消市场壁垒,为各成员方进入对方市场提供方便。扩大非国有经济成分进入各大产业市场范围,引入竞争,提高效率。要科学制定黄河上中游多民族经济区发展规划,积极推动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定期举行各成员之间的对话,协商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要加强与西部各经济区的协作,密切同关中、成渝、新疆等经济区的联系,加强经贸、技术等各方面的互动与合作,从全局出发,统筹思考,发挥各自特色,优势互补,全面协调,形成合力,带动西部地区真正成长为我国改革开放全局中新的经济增长极。

论坛开幕式由全国政协常委、民建甘肃省委主委宁崇瑞主持。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刘立军代表中共甘肃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致辞。青海省副省长、民建青海省委主委高云龙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志良,省政协副主席邵克文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在论坛开幕式上,民建甘青宁三省、青海省农工、甘肃省工商联以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杨先明和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兆安等,都围绕如何推动黄河上中游兰西银多民族经济区发展,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本次论坛还安排了两场专题对话会。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专家学者、甘青宁三省发改委领导、民建甘青宁三地专家学者共9位嘉宾,与与会代表进行了近4个小时的交流和互动,侧重从操作层面探讨了如何促进兰西银多民族经济区发展问题。

在兰期间,陈昌智主席在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长刘立军,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志良的陪同下,考察了民建会员企业、甘肃天鸿金运置业集团鸿运润园,并听取了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常委、民建甘肃省委副主委刘永辉关于企业创新和发展的专题汇报。

上一条:2010年民建全国参政议政会议在汉召开

下一条:陈昌智出席首届中国西部金融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