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陈昌智在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13年09月25日

图像

各位领导、各位会员、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黄炎培故居举行“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这是全会继承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举措。

黄任老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是民建第一、二届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一生抱定救国兴邦的理想,把个人命运和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追求真理、坚持奋斗,为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将黄炎培故居作为民建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民建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炎培,号楚南,字任之,1878年10月1日出生于现在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内史第,早年父母双亡。少年时期在外祖父家读私塾,因读书刻苦,22岁中了秀才,25岁中了举人。1905年,黄炎培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和讨袁护法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炎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任上海市抗敌后援会主席团主席。抗战胜利前夕,为促成国共和谈,黄任老等一行六人访问延安,与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会晤,共商国家大事,在延安他与毛泽东长谈达十几小时,其中关于“周期率”的对话,至今仍脍炙人口,引人深思。

抗战胜利后,在中华民族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抉择的关键时期,为争取和平民主,他团结了一批爱国的民族工商业家及其所联系的知识分子,以民主和建设为宗旨,于1945年12月16日,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主建国会,从事争取民主、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建国的斗争。1948年5月,他同在沪的民建领导人秘密举行常务理事会,作出了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决定,民建从此走上了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路。1949年2月,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潜走香港,转道北上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出席新政协,被推为负责草拟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小组副组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同时还担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

黄任老的一生注重自我修养,勤奋好学,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一生留下了160多万字的论著和700多万字的日记,蕴含和体现了其独特而丰富的思想,给后人留下了先行者的许多启示。著作有《中国商战失败史》、《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中国教育史要》、《黄海环游记》、《八十年来》、《延安归来》,及诗集《断肠集》、《苞桑集初稿》、《红桑》等。

黄任老的一生,紧紧跟随着历史发展的脚步,不断前进。他为国为民、追求真理的崇高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使他从一个科举出身的举人成为杰出的民主主义战士和坚定的爱国主义者,走上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献身于祖国的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他救国救民的夙愿。

今年是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响应中共“五一口号”65周年,再过5天,10月1日,又恰逢黄炎培先生诞辰135周年纪念日。此时此地,我们在黄炎培故居建立“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意义重大。我们要牢记黄任老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所作出的功绩、贡献的才智,学习他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操;学习他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真诚合作的坚定信念;学习他追求进步、与时俱进的高尚品格。教育引导全体会员传承弘扬民建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履行参政党职能,始终不渝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同心”思想,不断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

最后,我谨代表民建中央衷心感谢中共上海市委、中共浦东新区区委及各有关方面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谢谢大家。

上一条:陈昌智、马培华亲切接见在中央社院学习的民建学员

下一条:陈昌智在沪会见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