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主席畅谈民建企业家培训工作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08年07月12日
本站讯:7月14日下午,成思危主席就民建企业家培训工作与即将开课的民建培训中心“建华企业家课堂”,接受了新浪网CEO兼总裁汪延的采访。成思危主席说:
我这几年来一直关注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我感到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应该说已经走过了初始阶段,现在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它促进资本积累,促进业务开拓,这个阶段都已经过去了。
那么面临新的阶段,它最重要的问题我觉得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要给他一个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民营企业家本身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他的发展已经从手工业式的到现代式的生产;从管理来看,从家族式的管理,丈夫跑业务,老婆管钱这种家族式的管理,发展到整个一个企业的、专业的管理。
我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要健康发展,一方面要给他创造一个公平环境,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所以我认为企业家的培训应该说是真正支持中国民营企业非公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措施。我觉得总体来说他们最缺的应该是管理方面的知识。因为这些民营企业家的成长道路虽然说各不相同,但大体上说一般也就是两种:一种就是从普通的工人、农民等等,这是原有的知识、文化水平比较低的,靠着自己拼搏、创业,发展起来的。另外一种就是技术人员、教师、干部“下海”,自己创办企业。这两种类型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管理的知识。所以我认为管理知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特别需要的一门课。我讲的管理是比较广义的,因为我对管理知识的定义实际上是包括三个基础,三个基础就是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另外它也包括三个层次,包括一些基础的管理,比如说关系学等等,也包括职能的管理,比如说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对外贸易管理等等。另外还包括战略管理。所以管理三个基础、三个层次这些东西我觉得是他们最缺乏的。
在今天整个市场上应该说有越来越多的这种教育课程,一些在美国的很顶尖的商学院,也有很顶尖的这些课程,在我们国内最近也发展了很多的这种商业的课程,有EMBA,有MBA,有MINI MBA,甚至有一些短期的这种培训课程。
在这样一个市场当中,民建中央创建的建华企业家课堂给自己做的定位是什么,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一些特点?
我对中国的管理教育这些年来比较关注,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可以说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企业能不能够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对管理教育总的看法,一是充分的吸收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和他们的经验。这是因为我们国家虽然在古代有很多杰出的管理思想,比如儒家、兵家、道家杰出的管理思想。但是可以说我们在西方文艺复兴产业革命的时候,我们是闭关锁国,没有吸收西方的管理科学的经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又主要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主要是偏向学习苏联,也没有学习西方的一些管理学说,甚至把一些西方的管理学说批判,从而受到批判。我们真正学习西方近现代管理的理论和经验,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时间毕竟还比较短。所以我认为我们一定大胆学习西方市场经济几百年来积累下来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好的管理科学,甚至好的管理经验,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但是另一个方面管理科学必须要和国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就是说你再好的理论和经验,它也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才能运用得好。那么这个实际当然是结合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等,如果再深入说,它还要结合行业的实际,甚至结合了企业的实际,所以总的来说,就是说我们的管理科学既要现代化,又要本土化,这个我觉得是管理教育非常重要的因素。
要想使管理教育取得成功,我认为要有四个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要有好的老师,这个老师既要真正懂得西方的管理理论,又要能够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所以这个是首要的条件。第二个就要有高素质的学生。我对管理是这样看,不能够高中毕业就学管理,学不懂。所以国外或者大学毕业就直接去念MBA,这个都是我不赞成,因为他没有管理的实践经验,他学不懂。所以像我在那个学校规定的,一般来说至少有两年以上管理从事实际工作经验才能再来念MBA。第三个就是课件,教材这块,这个也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的教科书有的直接从西方翻译过来,甚至有的直接用的是西方原文的教科书,这个我觉得当然也有它的必要,但是如果完全只学这些东西还是不行。所以我们还要有中国的案例,中国的管理思想,中国的一些管理经验,这点非常重要。第四就要有好的组织,这是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就是说我认为四个因素都具备才能保证中国管理科学、管理的教育能够得到发展,并且能够得到提高。
根据我这种想法,我现在感到,为了提高企业家的素质,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素质,我认为我们民建联系经济界,我们有这个责任做好这方面工作。特别是中共中央对民建七大和八大的贺词里都强调,要民建配合有关方面,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工作,促进非公有制健康发展,我觉得我们作为参政党应该在这方面做一点贡献。所以,我们就想从民营企业家的培训着手,我们准备开办一个叫建华企业家课堂,这个课堂主要就是根据需要,来通过课堂讲授来帮助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学习管理知识。
所以我们的想法,就是要为我们的企业界人士提供一个培训和服务,具体做法我们第一步就是办所谓的“周末课堂”。因为这些人都很忙,平时他们没有时间,所以我们准备利用周末的时间,比如周五到,讲两天课,然后周日晚上或周一回去,不影响他们的工作。每一个单元有个重点的内容。我们第一次准备于7月31号开始,第一次主要讲融资,因为大家现在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民建有一大批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我们光是管理学院的院长就有21个。我们还有一大批杰出的教授。所以我们想先发动内部的资源,当然也包括聘请其他方面的教授,根据内容决定。当然我作为一个倡导者,第一课我当然要讲,不能说每次我都讲,这恐怕不太可能,但是我必然会讲第一课。
我们这个课堂是开放式的,民建以外的企业家或高级经理人也可以参加。我们是希望为促进整个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服务,所以不是仅限于我们的会员。而且本来有些企业家他现在不是会员,可能是我们的会友,但将来可能会成为会员,这本来是一个开放式的,面向整个社会。
我想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应该说是最主要的投资。因为随着现在的发展,可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而人力资源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这个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的创新。所以我认为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应该说是最长远的,而且最具有价值的投资。
企业家现在对学习的热情,确实比以前增加了,不但是各个高校MBA、EMBA,还包括有些地方开发的企业家的培训班等等,都很红火。所以我觉得这个说明企业家本身也产生了这种需求,也表明他们感到人力资源的培训非常重要,否则他不会花钱花时间来做这件事。
上一条:成思危主席在鞍山调研
下一条:张榕明赴长春、通化等地调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