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主席指出应积极引进民资和外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08年07月12日
人民政协报讯(记者陈建萍)“东北的劳动者的素质,东北的科技、管理、教育水平,并不比全国其他地方差,关键是缺乏资本。通过积极依靠引进民资和外资,盘活东北的存量资产,这将有助于实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宏伟目标。”8月2日下午,在与10多位大连市知名民营企业家座谈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的一番宏论让人很受启发。 成思危说,依靠金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途径较多,譬如企业上市、银行贷款、财政转移支付等等,但从现实可行和提高效率来看,主要途径还是引进民资和外资。在鼓励民资参与国企改革过程中,成思危认为,实际操作必须注意六个问题。 第一,应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和实行国民待遇。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将政策贯彻好,有很大的难度,譬如市场准入,在实践中,在保险、银行、重化工等领域,很少看到民营企业的身影,这表明还是存在不少障碍的。因此需要通过立法等手段来消除这种歧视。 第二,要重视产权交易,健全交易规则。民企参与国企改革过去主要是通过双方谈判,缺乏透明度和竞争机制,因此,要进一步建设好全国性产权交易市场和一批地方产权交易市场,“交易进场”的原则必须遵守,建立竞价机制,交易规则要透明。 第三,适当的资产定价。资产定价问题十分复杂,定价高了,有行无市;定价低了,国资流失。建议可否实行资产评估加上竞争定价的方式来确定交易价格。 第四,要妥善安排好并购企业员工。成功的收购必须是收购方、管理者、员工、政府四方满意。妥善安置好并购企业员工,会形成并购助力,也体现了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第五,要确保收购资金。民资参与国企改革一定要有自有资金,过度依赖银行的倾向是危险的,因为银行多是短期资金,不适宜做长期的投资项目,一旦市场有风吹草动,很容易产生风险。在国外支持企业进行并购的主力是投资银行,为此中国需要大力发展自己的投资银行体系。 第六,政府要大力支持。政府要真正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资参与国企改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双方谈判过程中的利益协调,二是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三是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是世界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例如对企业人员培训给予补贴、贷款贴息等等。 最后,成思危对参与国企改革的民营企业家们提出了几点希望:要有信心,虽然民资参与国企改革道路艰难,但外部政策环境会越来越好,中国的改革"不怕慢,就怕站",事物总在不断向前发展,这个前提必须清楚地看到;要细心,民企参与国企改造要舍得在财务和法律方面花钱聘请专业人员了解企业真实状况,这有助于民企正确决策;下决心,一旦确定并购是有利的,就要敢下决心,东北拥有庞大的国企存量,商机难得;有恒心,不要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最后总会有所收获。
【关闭】